模具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实现模具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
模具物联智能管理方案
目前,大部分企业对模具的管理还依赖人工完成,成本高、效率低,且使用过程中的数据无法转化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海模智云依托海尔在模具资产管理中的实践,依托大数据平台+智能终端,实现对模具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通过对模具资产的精准定位、自动盘点等数据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精准支持。
立即购买 

产品咨询
下载产品手册
立即购买
产品咨询
平台介绍

从人工到智能,模具管理正走向物联网
随着工业4.0标准的建立,模具管理正从传统的人工管理、条码管理向管理成本更加低、利用效率更加高、安全更加有保障的物联网管理迈进,模具物联网建设成为趋势。
海模智云模具物联智能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通过平台+智能终端的形式,可对模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个性化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并可通过设备反馈的数据指导企业经营决策。

从人工到智能,模具管理正走向物联网
随着工业4.0标准的建立,模具管理正从传统的人工管理、条码管理向管理成本更加低、利用效率更加高、安全更加有保障的物联网管理迈进,模具物联网建设成为趋势。
海模智云模具物联智能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通过平台+智能终端的形式,可对模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个性化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并可通过设备反馈的数据指导企业经营决策。
模具管理难点及解决方案
- 业务难点人工盘点问题多模具盘点依赖人工,导致模具管理效率低、成本高、准确性较差。解决方式自动盘点定位通过NB-IoT智能终端实现与平台的联通,实现模具状态的自主上报、自动盘点,模具位置的实时追踪,无需人工参与。
- 业务难点数据无法为运营端利用过程数据以纸质留存,准确性低、易损坏丢失,并且由于缺乏专业分析,过程数据很难为运营精准指导。解决方式大数据产能分析对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线上汇总分类,并通过合模计数、成型周期、开机率等对生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实现生产订单和模具产能的实际校对、核准。
- 业务难点传统条码方案可用性差传统条码存在易损坏、易受环境干扰、金属屏蔽信号等问题,且只能被动读取。解决方式信息自动搜集通过大数据平台,自动收集模具使用各环节的管理数据,并进行模具履历的生成与更新,实现模具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
- 业务难点维护保养难以把控由于模具数量多、易分散,无法实时掌握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和使用寿命等情况。解决方式设备状态智能预测通过数据搜集分析,对模具使用状态进行预测,为运营维护人员提供模具维修保养预警和寿命管理服务。
业务难点
解决方式
- 人工盘点问题多模具盘点依赖人工,导致模具管理效率低、成本高、准确性较差。自动盘点定位通过NB-IoT智能终端实现与平台的联通,实现模具状态的自主上报、自动盘点,模具位置的实时追踪,无需人工参与。
- 数据无法为运营端利用过程数据以纸质留存,准确性低、易损坏丢失,并且由于缺乏专业分析,过程数据很难为运营精准指导。大数据产能分析对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线上汇总分类,并通过合模计数、成型周期、开机率等对生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实现生产订单和模具产能的实际校对、核准。
- 传统条码方案可用性差传统条码存在易损坏、易受环境干扰、金属屏蔽信号等问题,且只能被动读取。信息自动搜集通过大数据平台,自动收集模具使用各环节的管理数据,并进行模具履历的生成与更新,实现模具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
- 维护保养难以把控由于模具数量多、易分散,无法实时掌握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和使用寿命等情况。设备状态智能预测通过数据搜集分析,对模具使用状态进行预测,为运营维护人员提供模具维修保养预警和寿命管理服务。
平台功能
资产管控
模具盘点、定位监控、调拨、维修和寿命预警等,模具 资产线上可视化管理
产能管理
每日实际产量、节拍、闲置情况等产能信息可视,优化产能,提升效率
预测性维修
算法实现模具保养预警提醒,维修记录分析
大数据分析
数据采集分析、统计记录、指标呈现、模具溯源、报表导出
平台软硬件产品信息
- NB-IOT
- 智能终端(RFID)
- 模具物联网
- NB-IOT拥有5项独家新型实用专利技术,直采直传实现模具数字管理
- 大容量比现有无线连接技术增加50~100倍的连接数
- 高覆盖比现有蜂窝网络提升20DB
- 高安全 、低功耗专用频谱,空口双向鉴权加密;借助PSM和eDRX提升设备续航
- RFID拥有十余项技术,直采直传实现模具数字管理
- 模具赋码一物一码,严格依从GS1编码规格
- 高覆盖复杂工厂能够实现80m信号覆盖
- 高稳定 、低功耗可强力穿透铝箔箱、冷藏箱,支持断点续传; 超低功耗设计,技术设备续航
- 模具物联平台基于卡奥斯COSMOPlat平台架构,为用户提供涵盖模具资产管理及产能分析等功能的模具物联智能管理方案
- 灵活部署能力支持SaaS化、本地化多场景部署
- 智能分析能力支持大规模数据分析
- 平台支撑能力海量高并发支撑能力
NB-IOT

NB-IOT
拥有5项独家新型实用专利技术,直采直传实现模具数字管理
- 大容量比现有无线连接技术增加50~100倍的连接数
- 高覆盖比现有蜂窝网络提升20DB
- 高安全 、低功耗专用频谱,空口双向鉴权加密;借助PSM和eDRX提升设备续航

智能终端(RFID)

RFID
拥有十余项技术,直采直传实现模具数字管理
- 模具赋码一物一码,严格依从GS1编码规格
- 高覆盖复杂工厂能够实现80m信号覆盖
- 高稳定 、低功耗可强力穿透铝箔箱、冷藏箱,支持断点续传; 超低功耗设计,技术设备续航

模具物联网

模具物联平台
基于卡奥斯COSMOPlat平台架构,为用户提供涵盖模具资产管理及产能分析等功能的模具物联智能管理方案
- 灵活部署能力支持SaaS化、本地化多场景部署
- 智能分析能力支持大规模数据分析
- 平台支撑能力海量高并发支撑能力

平台优势
数据管理精细化
数据下钻到每套模具,模具的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产量、率等信息一目了然
模具管理可视化
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最佳体验,模具管理全流程可视,实现降本增效
模具监控便捷化
支持PC和手机多端操作,随时随地监控模具情况,并可实现厂端直接管理操作
资产盘点远程化
实现模具资产信息的云化精准管理。无需到达现场校对,自动盘点,且数据永久保存云端
- 数据管理精细化数据下钻到每套模具,模具的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产量、率等信息一目了然
- 模具管理可视化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最佳体验,模具管理全流程可视,实现降本增效
- 模具监控便捷化支持PC和手机多端操作,随时随地监控模具情况,并可实现厂端直接管理操作
- 资产盘点远程化实现模具资产信息的云化精准管理。无需到达现场校对,自动盘点,且数据永久保存云端
平台应用场景

自动盘点定位
通过NB-IoT智能终端iM智端-NII自主上报模具状态, 实现无人到现场的自动盘点

位置监控
追踪模具位置,自动生成移动轨迹,随时监控调拨

模具溯源
平台收集模具使用各环节管理数据,自动生成模具履历,模具全生命周期可视、可追溯。

产能分析
通过合模计数、成型周期、开机率等生产数据建模分析,实现生产订单和模具产能的实际校核。

维保预警
数据分析结果驱动预测性维护保养,提高人工决策质量。

寿命管理
平台自动计算模具剩余使用寿命,预警超寿命生产任务,保障产品良品率。
- 自动盘点定位通过NB-IoT智能终端iM智端-NII自主上报模具状态, 实现无人到现场的自动盘点
- 位置监控追踪模具位置,自动生成移动轨迹,随时监控调拨
- 模具溯源平台收集模具使用各环节管理数据,自动生成模具履历,模具全生命周期可视、可追溯。
- 产能分析通过合模计数、成型周期、开机率等生产数据建模分析,实现生产订单和模具产能的实际校核。
- 维保预警数据分析结果驱动预测性维护保养,提高人工决策质量。
- 寿命管理平台自动计算模具剩余使用寿命,预警超寿命生产任务,保障产品良品率。
平台技术架构

客户应用案例
客户应用案例

某电气龙头企业打造智慧模具物联平台
该企业为电气龙头企业,业务覆盖配电电气、工业控制自动化、家居电气三大领域
【企业痛点】1)存量模具8000,每年新增800余套,分布50多个供应商;2)资产管控无有效手段,无产能管理,无法支撑生产决策;3)模具健康管理缺失,超期服役;
【实施成果】通过“物联+平台+SaaS”的创新模式,企业的① 模具管理效率↑51%② 订单排产准确率↑70%③ 订单交付履约率↑3%④ 年度总维修成本↓28万某电气龙头企业打造智慧模具物联平台⑤ 模具故障率由7.5%下降至4%

某世界500强制造企业
传统模具管理依赖人工,导致时效性和准确性降低,无法实时获取到模具的位置,使用数据都需要人工统计,难分析。模具物联智能管理助力大企业精益求精,外发模具数据透明,实时监控模具位置,避免了模具的违规外放或者调拨,管控真实完整的模具履历、模次以及单日的生产信息。
购买产品
总价: ¥0.00
¥ ¥
申请成功
请先完善账号信息
咨询电话
400-135-7277
在线客服
专业客服5X8小时在线为您服务
工单提报
一键提报售后问题
咨询热线
400-135-7277
服务邮箱:support@cosmoplat.com
反舞弊邮箱:Jubao@haier.com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工作日 9:00-17:30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卡奥斯市场服务
咨询热线
400-135-7277
客服在线时间:9:00-17:30
Email:support@cosmoplat.com
反舞弊邮箱:Jubao@haier.com
卡奥斯工业
互联网平台
卡奥斯
市场服务
Copyright ©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合字B2-20200094 合字B2-20200096沪ICP备17042923号-1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4474号用户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